达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也不亲的孟加拉国,跟谁也不亲的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乌鸦。

上个月25日,整个南亚、东南亚地区历史上建设难度最高的大桥,位于孟加拉国的帕德玛大桥经过8年建设,建成通车。

(帕德玛大桥合龙)

要知道近来南亚国家的总体形势糟到几乎可以用一片狼藉形容,疫情几年下来,大国不振,小国内乱,比如刚刚“再次”*局动乱的斯里兰卡,就是最典型例子。

在这一片阴霾之中,恰恰是这个中国人不甚熟悉的孟加拉国,展现出不少积极向上的面貌。就在帕德玛大桥建成以前,该国在疫情之下表现出的经济活力和*局稳定,都在南亚诸国中显得相当突出。

这个国家,到底哪里不同呢?

1

孟加拉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有多年轻呢?它的“国龄”到现在也就刚满50年。

而该国最著名的标签是“人口大国”,面积和山东省差不多,却有着两个亿的人口。

(图源:地球知识局)

孟加拉这块地方,本质是恒河等三条大河汇入孟加拉湾淤积形成的三角洲地带。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这种疏松肥沃的土质非常适合农业生产,三河交汇更具备水路交通优势,但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向来如同更年期的脾气般阴晴不定,一旦发了疯,被洪水淹没的就不只是农田。

就使得整个孟加拉地区在古代难以发展出富庶的农业文明,更很难成为文明的中心,只能从属于来自印度河-恒河平原的*权。

随着伊斯兰教兴起,大批穆斯林商人来到南亚,孟加拉凭借交通和物产成了他们的重要落脚点,也因此受到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双重影响。

加上古印度王朝对孟加拉地区管控有限,等到英帝国到来,孟加拉就成为了殖民者的理想桥头堡和重要据点。

而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只使得孟加拉本就混乱的统治秩序雪上加霜,当地竟然是以频繁的“大饥荒”为世人熟知。

乌鸦之前介绍过,现代巴基斯坦,跟现代印度一样,最初是被“塑造”出来的“散装国家”。

因为大英以自己一贯的骚操作套路,以宗教为“界”创造了现代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原来的孟加拉地区也按照宗教信仰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分属印巴两国。

“巴基斯坦”之所以区分“印度”,几乎全凭宗教,当印巴分治时,大致可以说印度的穆斯林组成了巴基斯坦。

(图源:地球知识局)

所以,年分治后的印巴版图,呈现出极其奇特的样貌: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而且西巴和东巴并不接壤,中间隔了印度这个庞然大物。

而“东巴基斯坦”,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除了共同信奉伊斯兰教之外,其历史、民族、文化上都同西巴基斯坦(现在的巴基斯坦)不同。

西巴以旁遮普人为主,国语是乌尔都语;东巴则以孟加拉人为主,主要说孟加拉语。

(孟加拉语)

当时的东巴比西巴更富裕,但在文化上不占优势,在*治上缺乏代表性**和*治人物,出口*麻所得的外汇收入大部分被贴补西巴。

而那时以西巴为主导的巴基斯坦也一碗水端不平,经济中心、*治中心都在西巴,还让东巴也用乌尔都语为官方语言,这就更让后者心里不舒坦。

种种纷争,在东巴埋下了不满和分离主义的种子。

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了6点自治纲领,获得了当地的大力支持,以其为首的孟加拉人民联盟更在年的巴基斯坦大选中获得了多数,在遭到西巴出尔反尔予以否认后,不仅举行了游行示威,还第一次喊出了“孟加拉独立”的口号。

到了年,随着西巴派*队占领东巴,东巴爆发独立战争,印度果断插手支持并促成东巴独立,实现了对宿敌巴基斯坦的肢解。

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成立。

面对独立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成为“开国元勋”的穆吉布·拉赫曼没有气馁,提出了“金色孟加拉”之梦,希望在国内消除贫困和饥饿、实现平等和民主。

建国之初的孟加拉,一度想要抱紧“恩人”印度的大腿。可面对印度在南亚地区一贯的霸主嘴脸,外交场合说再多的好话,面对利益分配上的不公甚至是胁迫,也会分道扬镳。

在印度那儿没能讨到好处的拉赫曼,反倒是年8月遭遇*事*变和**府上台,不仅自己被杀,全家也几乎全部惨遭屠戮。

此后孟加拉长期由**府掌权,直至年才恢复了选举,国内长期恶斗不断,人民联盟和民族主义*长期开展斗争,国内的大罢工和*治暴力活动频发。

而年以来,该国*权基本是两位女总理——谢赫·哈希娜和卡莉达·齐亚的“二人转”。

(左为哈希娜,右为卡莉达)

更戏剧性的是,两位都不是“普通人”,而且“渊源”颇深:哈希娜是国父穆吉布·拉赫曼的长女,而卡莉达则是发动*变的齐亚·拉赫曼的妻子,说是有“深仇大恨”也不为过。

因此,二人都指控对方是杀害自己父亲(丈夫)的凶手,除了携手成功推翻**府统治外,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指控、入狱、流亡都是家常便饭。

直至哈希娜年第二次就任总理以来,孟*局才逐渐趋于稳定,方能制定有效的施*方针带领国家继续经济增长。

已在总理的位置上干了18年的哈希娜,更在年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2

相信多数仅对孟加拉国有模糊认识的人来说,该国留下的印象恐怕只有“洪涝频发”和“人口爆炸”,似乎必然是一个经济上很困难的国家。

其实孟加拉国的开局确实是地狱模式。刚建国时,该国八成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人均GDP排名世界倒数第二,基辛格也曾直呼孟加拉是“毫无希望的”国家。

而如今的孟加拉国,八成人口摆脱贫困,成为世界第41大经济体,成就不可谓不显著。

条件摆在那里很难改变,看的就是怎么利用。就像咱们前面说到的孟加拉洪涝频发具有两面性一样,巨大的人口基数对于孟加拉国固然是负担,但换个角度,也是优势。

孟加拉国在经济上采取了较为因地制宜的策略,相比于一众好高骛远的国家,规划也是比较稳健扎实。

从产业上,孟加拉国的自我定位很清楚,吸纳了相当一部分中国转移出去的劳动密集型产能,在服装制造业和成衣制衣业具备优势。

根据官方统计的数据,孟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80-美元左右,中级管理人员的月工资一般在-美元,高级管理人员每月工资水平在0-2美元。这就使得孟加拉国具备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在年,凭借已经拥有的多家纺织厂和多家成衣加工厂,孟加拉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

该国还有近千家鞋厂,主要生产各式真皮皮鞋。

孟加拉国接近一半的纺织品服装鞋类都出口至欧洲,其成衣与鞋子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和美国。

除了疫情压力外,尽管仍面临技术工人短缺、劳资纠纷频发、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天然气和电力供应紧缺等诸多挑战,孟加拉国的成衣出口在年前三个月仍同比增长11.48%。

不过,如同绝大多数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一样,建立在工人血汗之上。孟加拉国迅速腾飞的成衣制造产业确实是用制衣工人的血汗浇灌起来的,历经反抗过后,工人的月工资到了年也不过刚刚达到8千塔卡,折合人民币元,但还算是让数百万女性有了工作、一定程度提高了社会地位。

(反映孟加拉国女工状况的电影)

更大的挑战不只是“血汗工厂”的指责,也是产业升级的需求。成衣制造产业门槛低、易替代,在年,刚刚成为“世界第二”不久的孟加拉国,又被越南反超,退居第三纺织品服装出口国。

孟*府对此并非毫无准备,而是在积极谋求产业迁转,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需求。主要的路径两条,一是积极招商引资,二就是着力于基建。

年起,除了继续原有的五年计划之外,孟*府实施了经济区发展战略,通过设立经济区,来推动潜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产能和出口。

经济区可采取公私合营、私人投资、*府投资、特别经济区四种模式。

从《孟加拉国经济区法案》、《孟加拉国经济区法规》到《孟加拉国私人经济区*策》,孟*府都试图通过出台专门法规,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为可能出现的纠纷提供了法律保障。

而特别设立的孟加拉经济区管理局,由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办公室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具体依据相关法案规定为园区开发者和入驻企业提供各项优惠*策。

值得一提的是,孟加拉国在对待外资外债方面还是相当谨慎。

该国不仅债务规模有限,且大部分都是长期和优惠性的,从未逾期偿还贷款,不超过20%的债务比率远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0%的陷债门槛。

除了中印两国的借款,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英国国际开发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伊斯兰开发银行等主要发展伙伴,也都以发展基础设施和贫困为目标,为孟加拉国提供了一定的国际援助。

而孟加拉国,也一直尝试着在各个捐助国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避免因得到援助而受制于其他国家。

自己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打伞,这句话用到孟加拉国身上,倒是十分贴切。

源自孟加拉国的“小额贷款”,更专注为无法获得传统信贷的穷人提供贷款,帮助后者脱贫,这一模式不仅在孟加拉国国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已经被推广至全球多国。

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咱们开始讲到的中资承建的帕德玛大桥,就显示了孟加拉国相当宏大的战略规划。

孟加拉地处多河入海三角洲的环境,在现代更大的困难是造成区域间的陆路交通不便乃至相互阻隔,无论是对*治上的央地关系,还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都相当不利。

(从地图上都能直观感受到宽阔的河流下游对孟加拉各区域的阻隔)

而帕德玛大桥就起到了跨河沟通孟加拉国东西部的作用,可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孟加拉国较为长远的目光不仅体现在这座大桥上。比如普遍困扰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电力问题,孟*府早早就开始着力解决。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孟加拉国的人均耗电量持续增长,过去十年间平均增速为9.18%,其电力供应不足成为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了打破这一束缚,哈希娜*府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协议,由俄方建设孟加拉国首个核电站。哈希娜更表示,核电站建成后,孟*府计划在年实现6万兆瓦的发电能力。

同时,“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孟加拉国最大电站项目“帕亚拉2×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已于3月底落成,依托中企提供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每年可为该国提供约85.8亿度电,孟加拉国由此将成为第一个全国通电的南亚国家,进入了电力全覆盖的新时代。

该电站所在的博杜阿卡利县将因此成为该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并且在未来5—10年内成为该国的“能源中心”。

哈希娜*府更以此电站为契机,计划在首都达卡和其他地区之间建立直接联通的公路和铁路,从而与不丹、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相连,从而让帕亚拉港发展成孟加拉国的主要经济走廊之一,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3

咱们说中孟合作这么愉快,这孟加拉国是“亲中”的小伙伴吗?

那就可是想太多了。但孟加拉国好就好在,总体上它是“本国利益驱动”的,而不把自己捆绑在谁的战车上。

乌鸦之前讲过斯里兰卡也是“谁都不亲”,却把国家搞崩了。孟、斯两国的最大不同,恰在于斯方对本国的长远利益根本没有任何坚持,把跟各国的关系当牌打,“民意”稍有风吹草动,立马转变对华或对印*策取悦选民,并直接殃及相应国家在本国的投资项目。

咱们再看看孟加拉国的表现。

比如说孟加拉国跟美国的关系就还是不错的。但是孟方发展对美关系确实不是无条件抱大腿,对美国“不服就给点颜色”的霸道处事方式,孟方也不怎么惯它臭毛病。

美国是孟加拉国的主要援助国,援助额累计近60亿美元,是孟成衣出口的最大市场和油气开发的最大投资国。

建国之后,孟加拉*府为寻求外援,积极谋求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双方于年5月建立“伙伴关系对话”机制。

其后,美国一度想通过“印太战略”拉拢孟加拉国,对外宣称是为了更好地建立自由、开放、包容、和平、安全的印太地区。

年9月11日,美国防部长马克·斯珀致电孟总理哈希娜,双方讨论了继续建立更紧密的双边防务关系。

当月15日,美国国务院举行了一次虚拟简报会,南亚和中亚事务局副助理国务卿劳拉·斯通和美驻孟使馆副馆长乔安妮·瓦格纳参与其中,美在会上夸赞“孟加拉具有巨大潜力”,表示将孟视为在印太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美孟关系向好发展。

同年10月,美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访问南亚时,曾向孟加拉推销“印太战略”,希望以此为跳板、来“推进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印太”。

对此表态,哈希娜*府选择不做回应。

帝国主义者从来缺乏耐心。恼羞成怒的美国,立即转而以人权和反恐问题来对孟施压。

年1月上旬,蓬佩奥指责孟加拉国是基地组织发动袭击的地方,该言论就受到了孟外交部的谴责,孟方坚称此说法毫无证据,更重申了孟加拉国对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的零容忍态度。

面对美国年12月以“违反人权”为理由、制裁孟加拉国精锐准*事部队“快速行动营”,孟方表态希望能够解除制裁、恢复孟美双边关系、加强与美国的经济合作,但就是压根不提美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